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肯尼亚小伙在中企项目上拜师学艺:中国师傅教

来源:测绘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8-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如意 通讯员 王东坡 “我的中文名字叫王约翰。”John(约翰)是土生土长的肯尼亚小伙,他现在是中建二局安装公司肯尼亚内罗毕BULK供水管线项目部的一名专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如意 通讯员 王东坡

“我的中文名字叫王约翰。”John(约翰)是土生土长的肯尼亚小伙,他现在是中建二局安装公司肯尼亚内罗毕BULK供水管线项目部的一名专业测量员,被中方管理人员亲切称呼为“约翰工(工程师)”,这是中方工程师对一位外籍员工的认可和褒奖。

王约翰在现场时非常积极,每次都会及时准确地完成师傅交代的任务。有一次,由于工作的内容比较多,王约翰走神不慎跌入管沟中,右腿碰到了沟底的石头,一时间不能动弹。于春雨赶忙组织现场安全人员把约翰从沟内抬上来,他背起约翰跑到了交通方便的安全区域,并护送到医院。王约翰总会把这件事挂在嘴边,时不时就跟其他人提起:“我有一个中国师傅,我的好朋友,他叫于春雨。”

为破解难题,中建二局安装公司7名经验丰富的中国工人利用带教行动,带领当地员工边干边学、快速上手。于春雨为他们开设了测量带教课程。连续65天、每天1小时,最终每位肯籍员工都学会了水准仪的标准使用流程和正确使用方法。每个肯籍员工学会了30秒以内架设好水准仪,读取误差不超过3毫米。项目还定期组织项目成员进行安全学习、安全演练等活动,同时聘请当地环境安全卫生专门机构的专家,到项目对项目人员开展定期安全培训,让他们具备安全施工意识。

测绘工作是项目施工最为重要的一环,使用全站仪是测量工程师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约翰和其他肯尼亚员工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或工作经验,刚接触测量作业时困难重重。

王约翰和于春雨这对中非师徒,仅是中非友谊的一个缩影。项目进场建设以来,带给当地人更多是改变。内罗毕BULK供水管线项目全长约60公里,横穿内罗毕、基安布、穆兰卡三个县,关系到近300万人的用水问题,是中建集团在肯首个项目。项目为当地百姓提供了测量员、焊工等众多的工作岗位,全部都是肯尼亚当地人。60公里供水管线成为了中国员工和当地村民们紧密连接的纽带。于春雨、王约翰和其他的中非师徒,继续扎根在这片土地上,一起奋斗,一起成长。

说起与中建的缘分,约翰一脸自豪,“我很早就来到了这个项目,还有个中文名字王约翰”。2016年,中国建筑来到肯尼亚建设内罗毕BULK供水管线,约翰就从那时候进入项目工作。从开工到现在,约翰已经成为公司在肯尼亚“元老级”肯籍员工了。

于春雨和约翰结成“跨国师徒”后,约翰嘴巴像抹了蜜,“师傅”、“师傅”的称呼每一天都可以听得到……有一次在测量时,约翰主动提出独立完成,“师傅, let me try . I can do it!(让我试试,我可以做到)”于春雨愣了一下,将信将疑,“那你试试吧。”约翰摸索了一会,还真把数据测量出来了。这让于春雨着实吃了一惊,同时也倍感欣慰。

利用在项目工作的收入,约翰不但帮助家里把十多年的老房子翻新一遍,还供二姐艾丽莎在肯尼亚内罗毕大学攻读医学研究生。“来中国企业工作之前,我在一家非洲本地企业工作,每天只能赚700肯尼亚先令。但我现在每天能赚1400肯尼亚先令,是之前收入的两倍”。约翰说。于春雨和同事们每次去他们家里探望的时候,约翰的家人总是会用当地的斯瓦西里语说上一大堆表达感激之情的话。

“当地测量员就连简单的水准仪都不会用,复杂的仪器类似全站仪、RTK等更是概念都不清楚”,中建二局安装公司工程师于春雨回忆。

文章来源:《测绘工程》 网址: http://www.chgcgw.cn/zonghexinwen/2022/0823/529.html



上一篇:派“透视眼”“聪明脑”去侦查消化道迷宫,幕
下一篇:2022年咨询工程师考试冲刺阶段,考生应该如何备

测绘工程投稿 | 测绘工程编辑部| 测绘工程版面费 | 测绘工程论文发表 | 测绘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测绘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